普車都 > 讀后感 >

感受成長——讀《女兒的故事》有感

暑假里,媽媽給我買了一本《女兒的故事》。我先看作者簡介,梅子涵,上海某大學文科教授。我想教授寫的東西肯定又高深,又嚴肅。結果呢,不僅不嚴肅,還很好玩,很生動,很多地方都把我逗笑了。

梅子涵寫的,是十六七年前上初中和上初中以前的女兒。這個女兒梅思繁,我從百度上知道,她現(xiàn)在是個作家和翻譯家,但她爸爸筆下的小時候的她卻和現(xiàn)在的我們沒什么兩樣,她的煩惱和快樂也和我們那么相像。比如說,梅思繁四年級時當大隊委員,五年級時沒選上,梅子涵為女兒總結的原因是態(tài)度不好,具體說就是對有些調皮的男生太兇。這個事嚴重引起了我的同感,我二、三年級當衛(wèi)生委員,四年級時改選沒選上,也是因為太兇。本來我對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,看到這兒我心里終于好過些了,被選下來的不止我一個,態(tài)度不好就慢慢改吧。

梅思繁語文和英語特別好,老愛寫文章,可她的教授爸爸卻老讓她別寫了。怪吧?可也不怪,光寫文章了,數學不好,那可不得了,中考高考都是靠數學拉分的,所以梅子涵不得不讓女兒搞搞數學,上上數學培訓班,還不時因為數學不好對她吼。他怎么不想女承父業(yè),當個作家,可首先得過中考、高考的坎啊。我的媽媽是文科副教授,對學奧數這種事向來嗤之以鼻,可周圍很多朋友對她現(xiàn)身說法,甚至說到沒上奧數的血淚教訓,媽媽也終于投降了,給我報了下學期的奧數班。

梅子涵筆下的梅思繁還是一個能言善辯、思維敏捷的女孩,這一點讓我佩服得不得了。在辯論賽上,她總能出奇制勝。比如他們辯論應不應該發(fā)展汽車,梅思繁在正方,她反駁對方說雖然汽車污染環(huán)境,但如果不發(fā)展汽車,就沒有交通工具,就像穿鞋腳會臭,但不發(fā)展鞋,就只能赤腳走路一樣。我想梅思繁真會打比方啊,這么貼切,這么有力量,如果讓我參加辯論肯定想不到這個絕妙的比喻。

《女兒的故事》可以說是一本老書了,但我從中能感受到我們成長的快樂和煩惱。感謝梅子涵,和他故意用上海方言以及“車轱轆話”講述的真實生動的故事。

展開更多